在"線材問題"那邊我提出一個觀念: 
在條件許可下盡量選擇較粗的饋線,低減衰減量, 
讓發射機的每一分功率完整的送到天線才是王道. 
其實還有一句沒說,"視使用環境選擇材質", 
因為怕誤導大家,一昧發大錢在這饋線上. 
 
銀線導電率比銅線好,這是一定的,但是饋線的特性阻抗不是看這個導電率, 
而是中心線的外徑與網線內徑的比值. 
影響衰減量最大的因素是中間的介質,損失最低的介質應該是空氣. 
(不叫饋線啦,叫做很貴很貴的饋管,臨時找不到圖) 
 
在我基地天線架設之初,已有2條8D-SFB的饋線拉到屋頂, 
但是我又買了一捲庫存的RG-213來用,照理說8D-SFB衰減比RG-213低, 
為何還要多花錢換較差的饋線? 原因是,SFB的中心與隔離網間的材質, 
它使用高發泡的材質,所以衰減量小. 
如果你有自己焊接過這種饋線的接頭,就會發現他不耐熱. 
也因為如此它容易變形(中心線與網線間距變化影響特性阻抗). 
所以SFB或SFA這種線,只能一次架設,過彎時也要注意不可角度太大, 
盡量以圓弧形過彎以免變形. 
 
RG-213的中心材質就比較耐熱,比較硬但是衰減量大於8D-SFB. 
適合較惡劣的環境及常常扭來扭去的地方,因為我的天線常常轉來轉去的. 
所以二權相害取其輕,量量自己口袋的深度,選擇RG-213. 
所以BV4WD所言,完全同意. 
 
但是我還真的有買RG-223ㄝ,那時一共買了20米, 野外架台時多次收放,輕便好攜帶, 
一分錢一分貨.看需求來選擇吧. 
 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