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後由 阿荐 於 2016-7-1 11:04 編輯  
 
大家好: 
小弟自製了一支整支不銹鋼材質的數位電視天線, 
數位電視頻段533~600MHz, 
製作好的天線之增益值不會算, 
學校這邊離龍潭轉播站很近,訊號很強, 
以頻譜分析儀量測,當Noise值為-56dBm時,數位訊號強度值有到-24dBm. 
 
波長計算: 
光速/533MHz = 562mm, 
中心頻率大概抓一下,取中間值大約566MHz, 光速/566MHz =530mm, 
光速/600MHz = 500mm. 
 
長度計算: 
右邊共13支較短是引向器,長度: 0.4*500mm = 200mm, 
從左邊數過來第二根是振子,長度: 0.95*0.5*530mm = 250mm, 
最左邊反射器,可以是只有1支或2支或田字型或網狀,長度: 0.55*562mm=310mm. 
 
組抗匹配: 
也是製作天線最為重要的關鍵技術, 
振子的阻抗為300歐姆,電視同軸線為75歐姆, 
所以半波折合振子組抗匹配長度22cm,就是弄個U型匹配,地網接地網,芯接到2端; 
本支天線就直接接一個75轉300歐姆的阻抗匹配器,那個東西又稱為老鼠尾. 
 
振子擺設方式: 
垂直於地面或平躺於天線上的方式均可, 
經典的折合振子八木天線是垂直於地面,就是C型開口向下, 
平躺於天線的方式又有分C型開口向後跟C型開口向前, 
本支天線將振子平躺於主杆上,並且振子C型開口向前; 
好處是折合振子的兩個邊"插足",這是網路上找到的啦,"插足"我也不知何意? 
至於為什麼這樣放,很像加了引向器和反射器的MOXON天線, 
"MOXON"這是網路上找到的啦,我也不知何意? 
 
間距: 
反射器到振子150mm, 
振子到第1支引向器70mm, 
第2支引向器到第11支引向器之間各100mm, 
第11支~12~13支之間距120mm, 
間距自己抓,越後面間距越大,150mm或175mm或200mm或250mm,...自己大概抓一下就好, 
最好是拿一個駐波比錶(VSWR)然後1根1根引向器加上去,看VSWR的變化,VSWR越接近1越好. 
 
其他頻段天線(145MHz,435MHz,900MHz,...)之天線製作以此類推, 
業餘無線電的同軸電纜線為50歐姆,組抗匹配與電視的75歐姆有點不同. 
 
謝謝. 
 
 |